【壓縮機網】【中國壓縮機網】以“聚焦 對話 分享 聆聽”為主題的“2014年壓縮機高峰論壇”于10月26日上午在上海市靜安區香格里拉酒店5樓盛大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壓縮機網、《壓縮機》雜志主辦,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壓縮機研究所、開放力商學院協辦。


對于這個話題,我想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從09年到11年壓縮機市場增長超過15%,到2012年經歷了第一次下跌,市場縮小了13%左右,2013年整個市場縮小在7%左右。那么,今年怎么樣?估計今年可能可能會縮小5%到8%之間。預計,在今后的這幾年,整個市場的增長也是一個很低速度的增長。我們已經享受了高速發展20年的紅利,接下來好日子可能沒有了。我們現在在座的各位基本都是做壓縮機的,很多更是直接經營壓縮機企業的,當然我們也間接培育了這個市場,那么,我們將來怎么辦?太遠我們也可能看不見,但是今后三五年這個市場怎么樣,大家到底應該怎么做?
今天的這個主題就是跨國公司如何來面對這樣一個形勢。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所有的成本,包括前期的投資成本,還有隱性和看不見的成本,第二個是整體的質量,第三個是價格,然后就是需求。在成本方面,實際上跨國企業是低于國內企業的,跨國企業很多的成本不是在中國的,他的產品的研發,他的廣告宣傳,他的知名度,還有他的企業的運作模式,管理模式等等,而國內企業的這個綜合成本是非常高的。
第二個是質量。目前來說,跨國公司產品的質量比國內的產品還是要略微高一點。
然后就是價格,其實這個價格是指整體的。國內企業的成本和一個在國內的跨國公司的成本實際比較起來還是非常大的。這一點實際上決定了一些方面,讓我們也看到實際上國內的很多企業,現在他們的產品已經越來越全了。
跨國公司真正的挑戰正在這里,我可以講一下,十幾年前,當我是銷售的時候,實際上當時客戶如果以空氣壓縮機作為設備,他希望一天24小時工作,一個禮拜工作七天,基于此,基本上都會選擇跨國公司的這個產品,為什么?只有跨國公司的產品才能達到這個延續的工作。 但是15年間,高端產品技術在革新,國內這些品牌產品質量也在提高,他們的提高速度比這些跨國公司提高速度要快。 對跨國公司來說,挑戰就很清楚了。
不僅是在整個行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講軸承、化工,講競爭,也就是說現在所有的跨國公司的品牌都直接或者間接在跟國內的高端品牌在競爭。這個市場是什么呢?是參數,足夠好的參數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所以接下來,我引入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就是跨國公司將來該怎么走。
跨國公司原來一直在穩穩做高端品牌,享受的是產品質量,還有知名度,還有國家的采購政策,當時給早期的壓縮機制造企業免關稅的同時免增值稅。一個產品,百分之十六七的關稅,加上31%的增值稅,所以當時他們賣進來就便宜——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建議合資企業,看好比較好的企業跟他合作,搞合資企業模式,因為他們的市場已經確定了,不管市場怎么變,我們還是提供研發,價格還是要我的價格,然后提供好的服務,好的產品。
【壓縮機網】【中國壓縮機網】以“聚焦 對話 分享 聆聽”為主題的“2014年壓縮機高峰論壇”于10月26日上午在上海市靜安區香格里拉酒店5樓盛大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壓縮機網、《壓縮機》雜志主辦,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壓縮機研究所、開放力商學院協辦。
對于這個話題,我想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從09年到11年壓縮機市場增長超過15%,到2012年經歷了第一次下跌,市場縮小了13%左右,2013年整個市場縮小在7%左右。那么,今年怎么樣?估計今年可能可能會縮小5%到8%之間。預計,在今后的這幾年,整個市場的增長也是一個很低速度的增長。我們已經享受了高速發展20年的紅利,接下來好日子可能沒有了。我們現在在座的各位基本都是做壓縮機的,很多更是直接經營壓縮機企業的,當然我們也間接培育了這個市場,那么,我們將來怎么辦?太遠我們也可能看不見,但是今后三五年這個市場怎么樣,大家到底應該怎么做?
今天的這個主題就是跨國公司如何來面對這樣一個形勢。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所有的成本,包括前期的投資成本,還有隱性和看不見的成本,第二個是整體的質量,第三個是價格,然后就是需求。在成本方面,實際上跨國企業是低于國內企業的,跨國企業很多的成本不是在中國的,他的產品的研發,他的廣告宣傳,他的知名度,還有他的企業的運作模式,管理模式等等,而國內企業的這個綜合成本是非常高的。
第二個是質量。目前來說,跨國公司產品的質量比國內的產品還是要略微高一點。
然后就是價格,其實這個價格是指整體的。國內企業的成本和一個在國內的跨國公司的成本實際比較起來還是非常大的。這一點實際上決定了一些方面,讓我們也看到實際上國內的很多企業,現在他們的產品已經越來越全了。
跨國公司真正的挑戰正在這里,我可以講一下,十幾年前,當我是銷售的時候,實際上當時客戶如果以空氣壓縮機作為設備,他希望一天24小時工作,一個禮拜工作七天,基于此,基本上都會選擇跨國公司的這個產品,為什么?只有跨國公司的產品才能達到這個延續的工作。 但是15年間,高端產品技術在革新,國內這些品牌產品質量也在提高,他們的提高速度比這些跨國公司提高速度要快。 對跨國公司來說,挑戰就很清楚了。
不僅是在整個行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講軸承、化工,講競爭,也就是說現在所有的跨國公司的品牌都直接或者間接在跟國內的高端品牌在競爭。這個市場是什么呢?是參數,足夠好的參數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所以接下來,我引入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就是跨國公司將來該怎么走。
跨國公司原來一直在穩穩做高端品牌,享受的是產品質量,還有知名度,還有國家的采購政策,當時給早期的壓縮機制造企業免關稅的同時免增值稅。一個產品,百分之十六七的關稅,加上31%的增值稅,所以當時他們賣進來就便宜——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建議合資企業,看好比較好的企業跟他合作,搞合資企業模式,因為他們的市場已經確定了,不管市場怎么變,我們還是提供研發,價格還是要我的價格,然后提供好的服務,好的產品。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